近日,保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启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行动,重点针对动态风险区域强化监测预警,切实做好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完善组织机制。召开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会商研判会议,及时调整县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持续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重点时段、重要区域巡排查,提升巡排查密度和水平。完善信息报送机制,采取速报(首报)、续报、结报(专报)、日报和月报等形式,及时报告地质灾害情况,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压实责任。要求县气象、应急、交通、水利、住建、旅游等部门对照年度工作方案和督办要求,认真履行各自领域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大力推行全民防灾、全民避灾、全民减灾的社会化防治机制,通过宣传培训演练,努力提升社会公众依法防灾观念和法纪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地灾防治格局,同时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技能,为筑牢减灾救灾防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隐患排查。通过实地察看、详细记录,建立“一点一策”台账,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整改,在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悬挂安全警示牌,安排监测人员不定时监控。发挥群众熟悉地形优势,明确重点关注临坡、临坎、房前屋后、道路沿线和在建工程等关键点,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要求,开展“群专结合”的隐患风险动态排查,进一步提升全县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