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砥砺深耕
黄石完成了一场从“青铜故里”
到“电子新城”的跨越式蜕变
跻身全国PCB产业“第一方阵”
并朝着千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迈进
以倍增效应,提高产业竞争力
建功全省“支点建设”
如今
黄石深度融入
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
建成省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
拥有华中最大光纤激光器生产基地
中部最大高端铜箔生产基地
构建起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
235家光电子信息企业在此聚链成势,形成强劲产业磁场;117家规上企业与26家头部企业协同发力,夯实产业发展主骨架;3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本质是一场自我革命。
2011年,黄石选择以PCB(印制电路板)产业为突破口,并非偶然。作为“电子产品之母”,PCB既是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又是连接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引入全球巨头沪士电子,成为黄石转型的“关键落子”。
沪士电子
沪士电子的发展轨迹,也印证了黄石产业的升级路径:2014年,一期项目投产,以毫米级精密工艺站稳脚跟;2019年,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拓展业务版图;2022年,完成自动化改造,提升效率与品质;2024年,AI服务器线路板项目投产,产品迈向高端化。
沪士电子在黄石的每一步进阶,都显现着产业升级的巨大潜力。正如沪士电子行政经理汤建华所言:“黄石完善的产业配套与政策支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后盾。在这里,我们每一次技术攻坚、工艺升级都成为向上生长的阶梯。”
沪士电子产线工人在赶制订单
沪士电子的示范效应,像一块磁石,吸引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随着超颖电子、台光电子、联新显示、广合科技、诺德锂电、神通科技等一批战略性、引领性的头部企业相继落地与建成,黄石逐步构建了从上游铜箔、玻纤纱、玻纤布、覆铜板、PCB等,到中游触摸屏、显示模组、显示屏,再到下游穿戴设备、消费电子等应用终端的相对完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链。
广合科技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如今,这里汇聚了湖北省三分之二的PCB企业,10家超10亿元、6家超50亿元、2家超百亿元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黄石也一跃成为全国PCB产业“第一方阵”的重要成员,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产业跃迁,重塑了黄石的经济版图。
当全球PCB产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时,黄石企业选择了另辟蹊径,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布局,开辟出独具竞争力的“蓝海赛道”。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领域,湖北诺德锂电以“微米级精度”实现技术突破。其研发的3微米超薄铜箔,厚度仅为A4纸的1/33,大幅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为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带来革命性突破,在轻薄化铜箔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成为行业新赛道的开拓者。
台光电子则在高性能覆铜板领域精耕细作,凭借无卤环保型覆铜板连续多年全球销量第一的成绩,站稳高端市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AI、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设备等前沿领域,服务全球头部企业,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2024年,企业营收突破22亿元,并启动增资扩产计划,新增360万张高性能基板产能,持续巩固技术优势。
永兴隆电子锚定智能驾驶赛道,聚焦L2级辅助驾驶控制板研发,实现多项国内技术首创,成功跻身工业“六基”核心元器件供应商行列。“不参与低端竞争,用技术引领市场” 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2024年投入4500万元升级产线,并于今年启动二期项目建设,预计投产后产值将增长40%。
瑞视光电
数据印证着硬核竞争力:
全球每销售3台智能手机就有1台使用黄石电路板,每100辆新下线汽车中有15台搭载“黄石造”PCB;
2025年一季度,尽管外部环境承压,广合精密、沪士电子等企业产值仍实现60%的增长,充分展现了产业集群强劲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韧性。
产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支撑。黄石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双轮驱动模式,协同发力,充分激发了产业内生动力。
开发区·铁山区产业园区
2024年11月,开发区・铁山区成立产业投资公司,创新构建“管委会+公司”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基金+产业”模式精准布局战略性项目。这一模式既发挥政府规划引领作用,又激活市场资源配置效能,为产业升级搭建起坚实的制度框架。
2025年2月,黄石经开产业投资基金完成首笔投资,瞄准AI算力与云计算领域的捷蒽迪数字电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落地黄石。该项目不仅是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的关键一环,更将助力黄石深度融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区域协同发展进程。
大美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
在大冶湖高新区,5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2023年,大美科技投资10亿元建设的MiniLED超高清显示屏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24年产值突破1.3亿元。
这种速度与质量兼具的发展模式,正是黄石冲刺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底气所在。正如当地企业家感慨:“黄石对产业创新的执着追求,让这片土地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智慧光子生产车间
从沪士电子的“一棵大树”到“一片森林”,从代工生产到自主创新,黄石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是一场以创新为底色的突围之战。无论是技术攻坚的突破、产业链条的完善,还是创新生态的厚植,背后都是黄石找准定位、深耕细作的不懈努力。
黄石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龙头项目,聚焦产业链,通过创新投入提升附加值,以生态协同增强竞争力,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作为关键突破口,加速实现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 (记者 张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