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保康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下,紧扣“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在作风建设、就业帮扶、康复救助等方面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温暖有力的“民生答卷”。
作风建设提质效,服务根基更稳固
保康县残联以学习教育为抓手,推动干部队伍素能全面提升。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是保康干部,我能为保康干什么”大研讨等活动,梳理整改问题46条,形成研讨材料45篇,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共识。开展“业务大讲堂”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干部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基层服务不断下沉,让残疾人获得感更直接。全县残联工作会召开后,11个乡镇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接受康复、就业等核心业务培训;《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明确基本履职事项和配合履职事项,为基层减负松绑。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期间,县残联联合7家单位开展送戏下乡、爱心义诊等活动,服务残疾人400余人次,发放辅具60余件,现场办理残疾人证66人次,把温暖送到残疾人群众家门口。
宣传工作亮点纷呈,残疾人风采绽放在更大舞台。民俗舞蹈《五更陪郎》作为襄阳市唯一入选节目,选送至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文艺汇演;116篇宣传报道被各级媒体采用85篇,其中4篇登上中央级平台,《湖北保康:“上门办证”便民惠民暖人心》等稿件获主流平台转载,让残联工作的温度被更多人看见。
就业帮扶提质效,民生保障更扎实
残疾人证办理更规范高效。持续完善《办理<残疾人证>规范流程》,评定标准上墙、服务模式多元,上半年累计为269人办新证、303人换旧证,换证率达58.35%,重度一二级到期证件清零,“集中办+下乡办+上门办”的模式,让特殊群体少跑腿、好办事。
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526名残疾人被纳入监测帮扶,297.6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91.76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精准发放;3196名残疾人享受低保,2195名重度残疾人获养老保险代缴,5733名重度残疾人医保全额资助,28名残疾人领到城区免费公交卡,政策红利直达最需要的人。
就业创业渠道持续拓宽。通过“春风行动”搭台、线上招聘会牵线,5家企业加入爱心助残联盟,3期实用技术培训赋能148名残疾人,18名创业者将获补贴支持,新增1个残疾人专岗……从技能提升到岗位对接,保康县残联全力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
康复救助暖人心,精准服务更贴心
推动省政府民生实事落地见效。10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入户评估,即将启动施工;303名残疾人适配辅具304件,轮椅、助听器等物资通过线上平台和乡镇集中适配送到手中,让便利触手可及。
残疾儿童康复有保障。65名残疾儿童获康复救助,35名0—6岁儿童享受生活补助;定点康复机构等级评定与安全检查同步推进,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工作方式不断优化,康复托养中心10天完成100户无障碍改造评估,手把手指导残疾人线上申领辅具,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把残疾人当亲人的用心。
下半年,保康县残联将继续以实干践行初心、用服务传递温暖,让残疾人的生活更有尊严、更有品质,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续写新篇章。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