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用新知识、新观念激活乡土潜力。张家集镇方寨村的方光辉,正是这样一位典型代表。2019年,他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五年间,将50亩试验田发展为20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带动全村走上产业致富路。
从试验田起步用科学赢得信任
面对村里土地闲置、种植模式传统、收益低的现状,方光辉没有退缩,而是看到了潜力。2019年,他流转50亩土地种植土豆,将全部积蓄投入创业。
挑战很快来临。夏季连续大雨导致土豆晚疫病蔓延,他迅速组织村民科学用药、提前预防,成功控制病害,避免千亩土豆减产。这一仗,让村民彻底信服了“科学种田”的力量,开始主动加入合作社。
创新种植模式以订单稳定收益
为提升土地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方光辉摸索出“土豆+豇豆+大头菜”轮作模式,实现一年三收。2020年,试验田净利润达15万元,效益翻番,村民跟进意愿大增。
他又推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在种植前签订收购合同,锁定价格和销量。此后即便市场波动,村民收入依然稳定,真正告别“靠天吃饭”。
规模带动增收凝聚乡村活力
如今,合作社蔬菜种植规模已达2000亩,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年产量超万吨,带动近千人次就业,留守妇女、老人等群体年均增收超8000元。2024年,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合作社”。
不止于经济效益,方光辉还引入农业保险、技术培训等机制,推动村民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发展,乡村活力显著增强。
延伸产业链条夯实振兴基础
对于未来,方光辉计划发展腌菜加工等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从个人创业到全村致富,方光辉用实干证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有情怀、懂技术、能带动的带头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方水土的生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