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两峪乡胡家台村,连片的药材基地里笑声阵阵,基地里的农民有的忙着在给瓜蒌搭架子,有的忙着除草,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年来,两峪乡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逐步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的产业发展格局,助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转变思路助力脱贫
为了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光是靠种粮食是不行的,两峪乡党委、政府转变发展思路,邀请专家对两峪气候、土壤等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决定把中药材作为全乡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加以发展,并先后多次到河北省安国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前期的规范栽培,对试种的药材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化验,选择最适合本地生长的药材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寻找集体经济路子
为了形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建设苗圃基地的方式,在两峪村和胡家台村建立了共计1500亩的中药材苗圃基地,试种的有北柴胡、天南星、决明子、白术、黄芪等13个中药材品种。目前该基地注册成立了保康县祁康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将通过3-5年时间内在两峪乡建成药材基地5000余亩。
解贫困户后顾之忧
该公司成立以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培育中药材产业,并与农户订立回收合同,实现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产品、统一销售一体化的发展之路,给贫困群众吃下“定心丸”。与此同时,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的农户,可以自动成为公司的固定员工或季节性工人,季节性务工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可获得80元劳务报酬,有效的解决了农户的收入难问题。
未来,两峪乡将紧盯产业发展这个命根子,按照既定规划,以“五统一”:即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种植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回购,大力引导群众利用荒山、荒坡、二荒地,发展中药材20000亩,形成河东有蓝莓、河西有中药材的产业发展格局,真正把两峪乡的青山绿地变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