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荆山深处的保康两峪乡两峪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水墨画。
发展无产业、致富没门路,曾经是两峪村的真实写照。两峪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390户1175人,2014年,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贫困发生率达54.6%。
近年来,两峪村依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存环境。新修村组水泥路35公里,刷黑居民小区路面5公里。全村213户贫困户受惠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政策,被集中安置或分散安置住进新房。修建两处大型蓄水池,铺设供水管网16000多米。新改建供电台区12个,电信宽带家家户户全覆盖。村里主干道路两旁安装路灯300盏,街道全部进行绿化美化,干净整洁。
现在,两峪村所有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全村40%的农户开上了小汽车,户户通水、通水泥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山里的香菇、木耳、茶叶、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出深山,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两峪村依托独特的山区优势,围绕“一药两叶三果”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茶叶、烟叶、油茶、核桃、蓝莓等特色产业面积近3000亩,不断增加农户收入。每年可带动农民增收6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收入达50万元。
招商引资初显成效。生态绿色是两峪村最亮的底色,近年来,两峪村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激励、优化服务等措施,引进湖北承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北良裕农业科技种植有限公司,组建保康县开林大三元茶业种植合作社、犇富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增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精神引领同奔小康。富裕起来的两峪村,村容变美变好,乡村文明与时俱进。“休闲有广场,购物有超市,休息有茶社,学习有书社。”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圣虎说,村里组建了30人的业余宣传队,逢年过节为村民表演节目,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村里还兴建朝元书社、朝元大舞台、朝元茶社、农耕博物馆、根书展览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了60人的志愿服务队,通过这些文化场所,让村民学知识、提素质。
村里每年开展身边好人、道德评比、十佳文明户、好公婆和好儿媳等评选活动。该村连续10年无一例治安刑事案件。
2016年,两峪村整体脱贫出列,告别了绝对贫困。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2665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被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如今,两峪村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高低错落、一条条入户水泥路干净整洁、一块块蓝莓基地生机盎然……“我们将立足生态优势,依托茶叶、蓝莓、石榴等产业和良好的田园风光,走特色产业、休闲度假、田园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之路,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面对未来,李圣虎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