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
2020-10-09 08:44:45    作者:陈德道    来源:保康融媒网

麦黄三晌,蚕老一时,只有稻禾敦厚稳重,不急不躁,守着秋天的时光慢慢变老。民以食为天,农人崇尚五谷不敢催促,只能旁敲侧击,从供给侧入手切断水源,“勒水”晒田。

谷子不进仓,不能算作粮。稻收九成黄,娃仔也要忙。农业谚语不仅指导性强,而且取材广泛,把从小学到初中的“娃仔”一网打尽。以粮为纲的年代,学校设有“农忙假”,一声令下,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参与抢种抢收不说,还要求拣拾田野遗穗,上交粮食,名曰“勤工俭学”。

家乡荆山一带,秋雨最爱缠绵。几场雨水浸淫,稻禾本来卑谦弯腰的身子自然倒伏成片。那年月没有机械作业,乡亲们只有肉搏奋战,挥镰刈割时高留茬口,每割一把稻禾就腾空铺展在稻茬上,以便沥水晾晒,稍干后赶紧扎束成捆收回,是谓“龙口夺食”。娃仔们扛不了“捆子”,只能“抱铺子”,先把晾晒在田野上的稻禾归拢后,双手抱了交给大人扎捆。时人不识农家苦,备受煎熬几人知?我们像一群鸭子被赶下田,脚下时而打滑,时而陷住胶鞋,步履维艰不说,那稻茬明里绊腿,暗里还顺着裤腿进来偷袭,好不伤人。几趟下来,个个手臂上、胸面前满是被稻叶划过的伤痕,从脚裸到膝盖俱是稻茬戳伤的血丝,红肿一片。农家子弟生来命贱,但天性顽强,愈挫愈勇,自觉把柔弱的身子化作昂扬的音符,共同奏响丰收的乐章。

抢收接近尾声,“农忙假”却为时不多了。大人们从田间地头扯些不知名的蒿蒿草草砸得稀烂,囫囵囵地敷涂了我们红肿的伤口后,又吆喝着我们去放牧耕牛。秋雨乍停,暗云低压,刈后的田野一片苍茫,垄埂上杂草丛生,牛儿三三两两,啃几口青草,望几眼远山,演绎着悠闲。我们却心急火燎,“勤工俭学”进入倒计时了,上交粮食的任务八字没有一撇,大家急吼吼地,个个臂挎着竹篮,旋风般奔走在空旷的田野上,一双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到处搜寻着遗失的稻穗。

遗穗不言不语,总是悄悄地藏匿在稻茬之间,大家脚下东奔西走,眼里东张西望,寻找得好生辛苦。有人急中生智,呼吁和组织着大家并排行进,工兵探地雷似的步步巡进,约定了各扫门前雪,不许越界哄抢。那种情况下,一呼百应,大家自觉排成一字,从田野这头到那头,再从那头折向这头。慢慢地,稻穗积少成多,终于把篮底盖住了。几次重复下来,军心开始涣散,有人抬望眼发现天上秋雁成行,嘴里就说没有我们的一字大,也没有我们的一字快,招惹得个个仰头痴看。有人喊累了歇一歇,就彻底败下阵来,胡乱寻个地方坐下,小脑瓜里却迸射出智慧的火花,这个说明天带把梳子来梳,那个说还是用篦子来篦更好。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尽管大家苦苦寻觅,结果还是大失所望,最终没有几个人能够完成任务。那年月粮食金贵,想商量父母从家里拿了补上,却不敢开口,只得灰溜溜地硬着头皮去上学。老师心怀仁慈,几声叹息而已,我们却欠下天债似的,殷勤地用擦黑板、抹讲台、做作业来拼命弥补,以减少自己内心的愧疚。

时光漫步,岁月峥嵘。弹指一挥间,那些秋天的往事已过去三十多年了。但缘于某些朴素的理由,一穗稻禾、一粒谷物却极其顽强地闪烁在我的记忆深处。

Copyright©2019 保康融媒网 版权所有

主办:保康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鄂ICP备19014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2602000060号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58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