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青山间
2017-03-21 10:01:08    作者:王承鼎 艾德雄 柳其涛    来源:襄阳日报

造型别致的小洋楼掩映在葱茏的林阴间,桂花、樱花、翠竹串成的行道景观犹如绿色珠链,引人入胜……3月18日,笔者走进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秀美的田园风光令人百看不厌。

据村党支部书记赵祥华介绍,近年来,村里在保护农村地形村貌、田园风光、农业生态基础上,已向着生态农业观光型、田园风光旅游型特色新农村迈进。

村庄当成公园建

时下,正值草长莺飞之时,赵家山村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小洋楼错落有致,两栋一体,三栋合围,优雅的线条、古朴的门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白墙坡屋顶”的楚民居风格。

“要把村庄当公园建,让村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高品质生活。”在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绿化工程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赵祥华介绍,截至目前,已先后投入20多万元,在公路沿线、村庄居民点见缝插绿,栽下了景观树,村民的居住环境变了样。

在村头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正在加紧建设。大戏台、文化长廊、环形走廊、标准化篮球场等基本完工,计划4月份投入使用。

村民万燕芝酷爱跳广场舞,以前由于没有器材、场地,只好跟着录音机在家里学着跳。“这下好了,等广场建好后,可以带上村民好好过把瘾。”万燕芝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安排。

庭院当成盆景建

在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四周,樱花、桂花、枇杷,高矮搭配,相得益彰。“每到五六月份,这些树都会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闻香气,看美景,享清福。”在自家门前地坪上晒太阳的李老汉有点幸福滋味。

近年来,村里争取资金近10万元,随湾就势,在村民的宅基地前后建了花坛、绿化带,让庭院变成了一个个大盆景。

三组村民王成祝家,黄杨、紫薇树兜、金银花、“鸡骨头”等苗木花卉摆满了整个庭院,红豆杉、香樟等景观树栽植在房屋四周。“我可稀罕这些‘宝贝’了,看到这些奇花异草,苦闷的心情舒坦多了。”王成祝说。

每年,村支部都要对村民进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不仅与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挂勾,庭院绿化美化更成了一项考核指标,村民周心灵、王成祝等农户已连续3年被评为“十星级”最佳文明户。

同时,为整治村庄环境,村里先后购回200多个垃圾桶,免费发给农户,并安排专人把垃圾清理收集,运到填埋场。村民杨培林说:“以前各家‘自扫门前雪,不问他人事’,现在日扫日清,卫生大变样。”

田野成为聚宝盆

“二组连片发展100亩软籽石榴,有什么意见?”3月5日,村支书赵祥华挨家挨户做村民的工作。“不仅不要苗子钱,还发补贴,是个大好事,就是不知销路咋样?”村民对新上的产业项目有些顾虑。“据我们前期调查,软籽石榴现在市场上卖五六块一斤,很受城市人喜爱,同时还可酿酒、加工食用醋,销路不是问题。”

反复算罢经济账,村民们的心一下子热起来,不到两个小时,4500株软籽石榴树苗就被一抢而空。

同时,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河南客商决定在该村流转土地150亩,大面积种植软籽石榴。

产业是村民的命根子。春节期间,赵祥华就跟村民开始了新一年的产业谋划。面对村里不少撂荒地闲置着,村里决定把增收的项目定在荒山上。今年一开春,村里便调回4万棵杉树苗,免费发给有积极性的群众栽种。

一组村民周立绪一家栽了10亩杉树,他信心满满地说:“我要精心种植,让它成为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Copyright©2019 保康融媒网 版权所有

主办:保康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鄂ICP备19014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2602000060号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58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