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民警周晓冉:对待工作爱“较真儿”!
2021-07-30 16:23:03    作者:欧阳智慧 曹镁曦    来源:保康融媒网

1991年出生的周晓冉,是保康县公安局寺坪派出所的一名管片民警。生活中的周晓冉为人随和,不拘小节。然而,对待工作,他却是另一种状态,做事执着、一丝不苟,甚至到了“较真儿”的地步。

今年5月11日凌晨,周晓冉片区寺坪镇台子包村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16岁潘某因纠纷遭人殴打后,家中2部手机被抢走。涉案9人均是未成年人,其中2人为在读学生。因此案涉及未成年人,周晓冉在调查过程中阻碍重重:2人否认在场,拒绝作证。3人拒不承认违法事实,且家长听信孩子谎言、不相信自己孩子犯罪,总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拒绝配合调查。

怎么办?为尽快查清案件事实,周晓冉调整心态,克服畏难情绪,上门找到村干部了解涉案人员家庭情况,寻找突破口。

为避免调查取证对2名在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周晓冉总是选择在学生放学时间,在其家中及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询问。通过多次登门沟通,从法律、情理的角度讲解孩子在本案中存在的过错和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最终得到涉案人员及其家长的理解与配合,9名涉案人相继交代了自己的违法事实。

案件虽然水落石出,但此案涉及未成年人,既要维护受害人的切身利益,又要重视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对此,周晓冉又一头扎进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中,深入研究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并积极与县检察院沟通,与县局法制部门分析案件违法事实,最终追究1名主犯刑事责任,对3名同犯追究其行政责任。

今年3月底至4月初,周晓冉片区接连发生2起电信网络诈骗案,造成群众损失达9万余元。

“如何破解紧急止付‘肠梗阻’问题,最快速度减少群众经济损失?”经过对案件分析,周晓冉发现,紧急止付的审批手续时间过长,贻误了紧急止付的最佳时机。周晓冉当即报告上级部门,推动研究出紧急止付审批权限值班制度,破除了人员审批壁垒,实现了3分钟完成紧急支付流程,发挥了紧急止付的最大功效。

在完成日常警务工作之余,周晓冉再度跟自己“较上了劲儿”。他开始查阅各类电诈案件卷宗,摸索电诈侦办平台的使用,学习办理电诈案件侦办技巧……凡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请教县局电诈中心同事。

经过一个月钻研和学习,周晓冉熟练掌握了办理电诈案件研判方法、办案技巧和平台使用,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对片区2起电诈案展开研判追踪,最终抓获2名涉嫌“帮信罪”嫌疑人,为受害群众追回经济损失6.7万元。

把职责揣在心里、扛在肩上,群众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都是周晓冉心中的“大事”,最是“小事”显担当。

今年7月21日,片区蒋口村3组村民陈某与张某,因邻里过道问题发生口角,继而相互厮打,造成双方不同程度受伤。考虑是邻里纠纷引起,周晓冉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最终不欢而散。

两家一墙之隔,此前邻里和睦相处,这次爆发矛盾肯定有其他原因。为此,周晓冉经反复调查得知,去年底,陈某为儿子婚事向张某说过媒,后双方子女在交往过程中,因女方认为不合适而终止关系,从此两家人埋下心结。

调解纠纷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周晓冉分别上门,耐心平息双方怒火,认真倾听当事人倾诉,以此拉进认同感获取双方信任。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诚劝说邻里和善之道,最终,两家人达成谅解并握手言和。

自从成为一名管片民警,面对片区的老百姓,周晓冉总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三年来,他共走访入户1500余家,上门办理便民利民事项600余件,化解大小矛盾纠纷300余起。在一次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过程中,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服务人民的真谛。“看见问题解决后大家露出的笑容,我心里也是暖暖的。”周晓冉笑着说。

Copyright©2019 保康融媒网 版权所有

主办:保康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鄂ICP备19014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2602000060号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58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