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2020年,全县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决议顺利实施,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县域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服务我县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保康建设,营造全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依据全国、省、市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结合我县实际,从2021年至2025年,在全县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特作决议如下: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推进全民普法,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民普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突出重点宣传内容,深入宣传宪法和宪法相关法,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阐释好宪法精神和“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深入宣传民法典以及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宣传党内法规、行政领域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强化企业经管人员、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法治教育。根据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活动,提高其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全面落实普法各项制度。落实普法责任制,在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创新普法理念、机制和方式方法,促进单向“灌输式”普法向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场景式普法转变,使普法更接地气、更易接受、更有实效。
五、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科学规划、整合资源,不断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创建一批法治文化传播品牌栏目、节目和工作室。将法治题材文艺作品纳入各类文艺创作、评选和展示活动,利用多种文艺形式不断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
六、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企、依法治网。加大普法力度,推动在各行业各领域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的依法治理,促进全县在应急状态下社会秩序稳定有序。坚持依法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七、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奖惩制度,做好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加强检查结果的运用,促进本决议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