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农村抵御火灾能力,构筑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近年来,保康县消防救援大队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为推动力,紧抓“防控、排查、宣教”三条主线,进一步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工作。
强化基层网格管理,压实“责任线”。该大队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明确各网格工作成员及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确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各乡镇、社区、村民委员会,完善“政府、社区、村委会”三级消防安全监管模式,按照大、中、小三个层面进一步实施政府包辖区、职能部门包行业系统、社区和村委会包点线的“三级包保”责任管理体系。同时,提请县委、县政府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目标和平安建设考评之中,对工作推进不力的辖区进行约谈、督导。
提升防火排查网格,收紧“整治线”。该大队按照消防监督人员属地管辖分工,多次深入农村开展消防安全工作摸排,联合乡镇消防救援所成立消防安全督查小组,指导各乡村建立健全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落实消防安全工作例会、规范消防监督管理台账,使农村消防管理不断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全面构建消防救援所、派出所、农村网格“三位一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模式。各乡镇由消防救援所工作人员、驻村民辅警与中、小网格负责人定期开展防火巡查,加大网格内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面规范消防救援所、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巡查,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突击行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整改进程慢、拒不整改的单位,组织媒体进行曝光,切实形成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提升农村消防安全力量,筑牢农村消防安全防火墙。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筑牢“思想线”。该大队实行网格化分包帮扶机制,发挥大中小网格点多面广优势,以“点带面”、以“点辐射”等形式,派出消防宣传人员上门对基层网格人员手把手指导,完善各类档案资料,开展“学消防、防火灾”活动,深入到各乡镇向群众传授防火常识。通过农村“大喇叭”,播放防火信息及各项消防法律法规,教育村民自觉遵守、自觉履行防火义务,增强防火意识。通过张贴防火标语、发放防火宣传资料、播放防火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贴近老年、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火场逃生自救的消防安全知识。利用“互联网+消防培训”,指导基层网格人员开展日常检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制止和纠正群众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的不规范、不安全行为,确保辖区火灾形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