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生组成的调查团队,到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脊椎动物专项调查。
据悉,此次调查主要以两栖、爬行类动物为主,调查人员在五道峡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设置约10条样线,采用样带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踏勘、目视、辨听鸣叫等方法调查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并采集部分标本,并向保护区内社区居民询问保护区历史上两栖爬行动物状况及保护案例。本次专项调查将进一步编制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物种名录和图鉴,为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据介绍,今年开展的调查已发现2目8科19属24种两栖动物和1目9科19属25种爬行动物。其中两栖动物优势种包括中华蟾蜍、棘胸蛙、隆肛蛙等,爬行动物的优势种包括赤链蛇、乌梢蛇、丽纹龙蜥等。在保护区的调查范围内还发现了部分蛙类的繁殖聚集地等。此次调查还开展了部分鱼类的调查工作。保护区鱼类优势种包括尖头大吻鱥、贝氏高原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