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巧妙融合乡村振兴“四项行动”与和美乡村产业示范片区建设,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新路子。全县聚焦茶叶、核桃等六大特色产业,整县推进80万亩优质农林产品基地建设,其中10万亩优质茶叶基地和8.8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已正式向省农业农村厅申报,为产业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要强,龙头带动和精深加工是硬道理。保康县精心浇灌龙头企业这棵“大树”,如今已有57家农业龙头企业枝繁叶茂,包括保茶集团、楚原生、官山世外茶源、襄阳欣禾丰、湖北弘安医药科技等9家省级龙头和35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火车头”。政策资金精准滴灌加工环节,支持建设了20多个加工项目,在店垭镇、马桥镇等产业核心区新建了20多个农产品加工车间。这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店垭镇的老乡们清晨采摘的鲜叶,下午就能在镇上的新茶厂杀青揉捻;两峪乡的核桃脱了青皮,当天就能进入本地车间加工成核桃仁或核桃油,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产品利润空间。看实效,保茶集团的精制茶香飘四海;湖北林特生物科技公司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茶叶素,沿着“一带一路”畅销东亚;湖北弘安医药科技公司更是把灵芝孢子粉、灵芝提取精粉做成了高附加值“金疙瘩”,出口创汇已超亿元;襄阳欣禾丰公司潜心研发的苍术精油系列产品,已进入小试阶段,他们制定的《茅苍术生产技术规程》成了襄阳市的“地方标准”。
保康农产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热闹的第五届茶文化旅游节让八方宾客沉醉茶乡;积极“走出去”参展,让“保康茶叶”在汉江流域茶文旅大会上一举拿下4个绿茶金奖、2个红茶金奖,在全省“楚茶杯”斗茶大赛上又斩获2金3银,在中国农交会、农博会的展台上也收获满满赞誉。科技和人才是产业长青的“加油站”。县里不仅通过“头雁”计划培养了乡土专家,还高频次邀请省林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一年里,专家多次现场把脉,把科学的种管技术送到了千家万户,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这些蓬勃发展的产业,正生动地描绘着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在“四项行动”和美乡村产业示范片区的强劲推动下:格栏坪的茶旅融合项目,春天采茶制茶体验、夏季避暑品茗,去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带火了周边农家乐;百峰村的茶山之上,几栋别致的木屋民宿依山而建,茶农利用自家茶园开起了民宿,年收入增加;店垭、歇马、马良等乡镇实施的351个“四项行动”项目(总投资超35亿元),让村庄环境整洁了,美丽庭院增多了,与连绵起伏的特色产业基地相映成趣。多个乡镇的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蓝图已铺开,产业的红火与乡村的宜居在这里完美交融。
成效写在百姓的笑脸上,也印在发展的账本里:2024年,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稳稳达到80万亩,预计茶叶产值将达9.5亿元,核桃产值4.5亿元。最亮眼的是,1-11月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已突破34.05亿元,增幅高达24.02%。
下一步,保康县将继续深耕产业链,全力打造更强区域品牌,争创“湖北苍术第一县”;加速推动湖北省首家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产地仓在过渡湾镇落地,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力促襄阳欣禾丰苍术精油加工项目早日量产,并延伸开发消毒水、洗手液等新产品;同时,围绕优质核桃基地,科学布局深加工工厂,让每一颗核桃都释放最大价值。保康的茶香必将更醇厚,核桃的滋味会更甘甜,乡村的画卷会更美丽,百姓的日子也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