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荆山人卞和两次献玉未果,在失去双脚的悲惨情况下,坚持不懈,最终献玉成功。卞和献玉的故事,流传海内外,影响和教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现在,保康县人民用独特的方式纪念卞和,使卞和的爱国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卞和去世后,荆山人民把卞和埋在保康县马良镇重阳村小桃园。卞和的陵墓结构为两部分。地面为形状如一滴水似的墓碑。地下是墓室,有通道连接地上和地下。墓内有四根铁链把棺材吊起来。
保康县商业局退休干部、现年77岁的杨理序对笔者说道:“卞和的墓内有四根铁链把棺材吊起来。人民用四根铁链吊着棺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因卞和双脚被砍去,所以人们怕他在地上爬行很痛苦。二是人们把棺材吊起来,让他永垂不朽。”重阳村人民每当在玩龙灯、玩狮子、玩旱船的时候首先到卞和墓祭奠。
可惜的是,在“文革”期间,卞和墓地面建筑被毁坏,地下建筑被填埋。
保康县马良镇紫阳村人民在该村二组一个叫印坎的地方建有卞和庙。因为,卞和第三次去楚国都城献玉的时候,在这个地方停留过,所以这个地方叫印坎。紫阳村二组从古到今有哭庙的风俗。哭庙,就是有老人去世,死者的后人在端公的引领下,来到了卞和庙里,用哭的方式祭祀卞和与其他亡者。孝子在卞和塑像前扔火纸卜卦。紫阳村二组村民、现年79岁的朱德红说道:“如果火纸扔在庙内的窗户上,孝子就会大哭。因为死者有罪,其灵魂被绳索捆绑在窗台上,到了地狱会受折磨。孝子大哭的目的,求卞和保佑自己的老人在地狱里少受磨难。如果火纸扔在其他的地方,孝子会感动得大哭,因为死者在阴间不会受折磨。每年除夕午夜一过,人们放鞭迎接新春到来,然后到卞和庙拜谒,乞求四季平安。”
紫阳村人民把卞和当神来祭祀。
人们在祭祀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长者的孝敬,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