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人对植物的敬奉态度
2019-05-15 11:22:09    作者: 虢光新

保康人民对植物的敬奉态度是楚国“人神相交”的思想在保康的发展。楚国“人神相交”的思想可以看成是一种原始的通灵思想。他们认为,山川河流、草木鸟兽成为人神相通的载体,万物皆有灵,万物皆可相通。
给果树贴红纸、喂饭
每当腊月来临,年味渐浓时,保康重阳和紫阳一带的人们就会给果树贴红纸和喂饭。这种对果树的感恩活动来源于楚国早期的祭祀活动。因为楚国每年要“事周王”,携带桃弧棘矢等地方特产以共王事。所以,人们也把果树当神来敬奉,以求得更大的丰收。随着岁月的变更,这种祭祀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感恩活动,同时也孕育着人们的期望,那就是希望来年果实丰收。
给竹子戴孝
在重阳和紫阳一带,如果死了人,人们就会用竹子当箍,捆住棺材,俗称“丧箍”。然后人们就给没有砍去的竹子系上白布条,也就是给竹子戴孝。
为什么要如此尊重被砍掉作为"丧箍"的竹子呢?这话还得从楚人刚进荆山,进驻丹阳说起。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筚路就是“以荆竹织门”,说明竹子在楚人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为楚人立足荆山、艰苦创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竹简也是楚国传递信息、记录书写及祭祀的工具。竹子在楚国广泛应用,宫廷里用来书写文书,军队中用来制作弓箭等武器,民间可以制造各种劳动和生活用具。而且竹子也是建筑材料,它直则刚,可以做房梁;弯则柔,可以捆绑一些物品。竹子不仅为楚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提供了方便,而且还启迪楚人智慧和思想,如做人要高风亮节,遇到事情要灵活多变,能刚则刚,能柔则柔。所以,保康重阳地区的人们给竹子戴孝,不仅表明他们自己对竹子的敬重,更重要的是表明他们自己是楚人的后裔。
在春秋时期,楚人的祭祀对象可以分为天神、地祗、人鬼三类。保康重阳地区的人们对果树、竹子的礼遇,就是祭祀地祗。他们通过祭祀地祗,达到“人神相交"”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Copyright©2019 保康融媒网 版权所有

主办:保康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鄂ICP备19014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2602000060号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58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