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些年待遇资格认证,我们每次都需要寻找当月的报纸,将本人人像及个人身份证连同报纸的标题、日期一同拍到照片里传给相关部门,感觉流程繁琐的很。今天辛苦你们上门帮我父亲完成认证,很感谢你们!”近日,家住城关镇东坡村的邓女士激动地说。
“老人家,请您按照手机提示做动作,眨眼睛、张张嘴、摇摇头……”录入信息、确认、刷脸……在老人的配合下,不到3分钟,邓正权的资格认证就完成了。
当老龄化遇到数字化,“银发一族”在互联网“快时代”变成“慢人群”。享待人员生存状况真不真实?养老保险待遇享受没享受?对人社政策了解不了解?对人社工作满意不满意?针对这些问题,县人社局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带着问题,走进辖区村社,敲开群众家门,对无法通过人脸识别自助完成认证的高龄、病残、行动不便等特殊人员开展上门认证服务,手把手协助享待对象完成资格认证。
县人社局坚持分类认证和线上线下认证相结合,通过“刷脸”“平台识别”等方式,打造认证“云模式”。对居住在省市外的企业退休人员,通过微信视频、QQ远程视频进行认证,突破了地域、时间限制,提高了认证的便捷性,构建了以信息比对为主,远程自助认证与社会化服务为辅的新模式。
对于长期旅居外地、重病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情况,保康县人社局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通话、主动上门服务,真正做到资格认证不受阻、不用愁。
今年以来,保康县企业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已达8141人次,认证率达到99.24%,其中通过大数据比对静默认证6318人,优识设备认证1129人,现场认证671人次,提供特殊群体上门认证2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