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营商环境“110” 监督护航再加力
2023-06-15 17:26:33    作者:赵官权 危姗姗    来源:保康融媒网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实干年”活动出实招、见实效,以更强措施、更大力度监督护航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提速,保康县成立县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检查室,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现场办公,聚焦企业及群众生产经营的“痛点”、政策落地的“堵点”、办事创业的“难点”等问题,开通营商环境“110”直通车,点对点解难题、破难点,以监督执纪“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压力传导“全方位”。成立由县纪委监委一名副书记直接分管,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抽调派出纪检监察组和县营商办等部门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进驻“市民之家”实行8小时驻点办公,深入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大厅醒目位置设置监督投诉宣传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来回跑、办事难”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印发《全县2023年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制作微信小视频,向社会公布营商环境监督举报“随手拍”二维码和0710-5990110专项举报电话、新增“清廉保康”微信公众号“营商环境110”栏目,通过全方位宣传引导,将监督执纪的压力传递到县直各部门、乡镇党委政府及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机构,将纪检监察探头前移到最前端,以高压态势促使各地各部门关切企业、群众的心声、呼声,凡是营商环境监督室受理的信访举报,一律按照半天转接、两天交办、七天办结,快速运转,快查快结,切实为解决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出谋支招,更好地为优化全县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问题起底“全覆盖”。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探照灯、聚光镜作用,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力量深化“交叉式”暗访监督检查,抽调乡镇纪委监察室干部定期在各县直部门、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开展“体验式”暗访,县纪委监委干部轮班在全县11个乡镇基层站所“巡回式”暗访,同时,通过走访调研、座谈询问、公开征集等方式,围绕在审批事项过程中吃拿卡要、久拖不办,搞利益输送,损害群众和市场主体正当利益问题;审批事项不入驻、假入驻,搞“前店后厂”,致使市场主体和群众来回跑、办事难问题;对上级压缩审批事项、精简审批流程有关政策和要求不研究、不落实,对比先进地区差距明显问题;对办事企业和群众冷硬横推、人为刁难,部门及其基层站所漠视群众利益,部门和乡镇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其他损害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问题等五个方面的历史遗留和疑难问题进行大排查、大起底。约谈存在问题的部门首席事务代表、分管领导,督促各单位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认识,明确责任,认领任务,加强部门会商,强化协调联动措施,协同推进问题化解,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督办整改“全流程”。针对排查的突出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整治,先后两次共召集20个单位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的重点问题、事项及人员进驻、窗口人员行为规范等突出问题进行再强调,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行对账销号、逐项结零,整改情况每周一对账,每月一通报。形成“问题认领、限期办结、回访反馈”工作闭环。组织所有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县直部门“一把手”召开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督办会,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再次对应进必进不到位、县域通办进展缓慢等8个突出问题进行再强调、再督办,要求各部门要“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督,建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机制,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服务不到位不放过,凝心聚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扎实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优环境,进一步健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机制,力争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个漏洞、形成一套机制,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不回潮。对“线上+线下”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建立问题线索台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移交线索。实行“快查快办”,受理当日即分流、5日内办结(特别疑难、复杂问题在15日内办结),并向反映人反馈办理结果。截至目前,该县已受理营商环境方面咨询及投诉20余人次,涉营商环境建议或线索16余条,“快查快办”线索16条,快速办结率达到100%。结合近期开展的“首席审批事务官”“审批服务部门接待日”及工程项目“五证同发”等重点改革工作,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精准发力,全程护航,督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助推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确保三项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先后在省市县各媒体广泛宣传,深受广大市场主体和企业群众一致好评。

Copyright©2019 保康融媒网 版权所有

主办:保康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鄂ICP备19014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2602000060号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581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