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康县荆山历史文化研究会出台2023年工作要点,研究会当下工作将重点围绕五个重要突破来开展。
力争研究工作有突破。围绕“荆山”“沮水”“楚源”三个关键词做文章,推出《湖北荆山探讨》《关于沮水的历史线索》《楚国源于荆山》三篇文章,从学术上论证“楚源地”地理坐标;推出《楚人精神是在襄阳塑造的》(襄阳市荆楚文化协会布置课题)重头文章,彰显襄阳“楚源地品牌”;推出《穆林头遗址与早期楚文化的关系》,穆林头考古是国家长江中游人类文化进程探源工程,将保康人类历史提高到6300年以前,意义重大,必须延伸考古成果,提高考古的立体意义。
力争普及早期楚文化知识与弘扬红色文化有突破。围绕宣传楚文化、传播楚文化、传承楚文化初衷,编辑出版保康中小学生《早期楚文化知识普及读本》;围绕红色文化主线,编辑出版《红色大荆山》;继续办好《保康县荆山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专报》。
力争浓烈荆山历史文化舆论氛围有突破。讲一次早期楚文化大课。拟邀请原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同志走上保康《荆山讲堂》,向全县党政领导干部讲一堂早期楚文化课,普及早期楚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争取每年向县委常委会汇报一次荆山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努力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迎接市委主要领导关于荆山历史文化工作重要批示落实情况督办检查。
力争荆山历史文化研究基础工作有突破。要配齐办公设施,保证研究工作条件基本完善,工作运转畅通;建好荆山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资料室,按照特色书屋的标准,配齐社科和荆山历史文化研究专业书目,囊括世界历史、中国历史、荆楚文化、荆楚地方志等全部权威出版物,制定管理规范,保障运转有序;面向全社会设立楚文化线索特别奖,线索包括文物、遗迹、遗址、书籍等,一年一评,一次奖励现金5万元。
力争荆山历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利用有突破。成立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指导组,从省、市、县聘请专家,不定期对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点进行巡回指导,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制定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策划大纲,形成权威、统一、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争取设立“荆山楚源地论坛”,面向全国楚文化专家,设立楚文化研究擂台赛,扩大保康“楚源地”在全国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