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服务真是贴心,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近日,保康县城关镇卫生院经办人宦先生在保康县政务服务中心成功拿到《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由衷赞叹。
据悉,宦先生在办理业务时发现缺少一份非关键性材料,焦急之时,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启用“容缺办理”模式,在其作出书面承诺后,当场受理业务,并告知在规定时限内补齐材料即可,让原本可能被搁置的事项迅速解决。
这是保康县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服务模式的生动缩影。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只要主要材料齐全,即便次要材料或实质审查环节暂缺,政务服务部门也会依据申请人信用状况,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办理条件、标准、技术要求、承诺方式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申请人只需书面承诺符合或限期达到相关要求并愿担责,审批部门当场或在承诺时限内就能作出审批决定,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为确保该模式平稳运行,今年以来,保康县行政审批局依托信用平台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起告知承诺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强化信用互联互通与共享,形成闭环管理,为“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服务模式筑牢信用基石,让信任与效率并行。目前,保康县行政审批局已梳理出99项“告知承诺+容缺办理”事项。自推行以来,累计容缺办理相关事项218件,不仅切实解决了申请人多次往返跑的难题,还大幅缩减了办事时间,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办事负担减轻、成本降低,收获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