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之畔,荆山深处,藏着一座被时光浸润的小镇——保康县马良镇。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浸润着古老的传说,每一个地名都似一枚镌刻着历史密码的琥珀,而其中最动人的故事,莫过于马良坪的由来。
踏入马良镇,仿佛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沮水悠悠,如同一条碧绿的丝带,缠绕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它低声吟唱着岁月的歌谣,诉说着千年前的往事。在沮水岸边,有一座环形山,恰似大地微微隆起的脊背,在岁月的风雨中静默伫立。山巅之上,曾有一座观音菩萨庙,晨钟暮鼓,香火缭绕。庙前是一片开阔的草坪,约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芳草萋萋,繁花点点。春日里,各色野花竞相绽放,如同撒落在绿毯上的繁星;夏日时,微风拂过,草浪起伏,带来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这片草坪,被唤作观音坪,寄托着古人“与人为善”的美好祈愿,仿佛一位温柔的母亲,用宽广的怀抱接纳着四方来客。
建安十三年的烽烟还未散尽,章武元年的战鼓又轰然作响。蜀汉皇帝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倾全国之力,亲率大军讨伐东吴。然而,命运的齿轮在彝陵发生了巨大的扭转,一场大火,烧红了长江的夜空,也烧尽了刘备兴复汉室的壮志。兵败后的刘备,在白帝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想扭转局势,唯有向西川搬救兵。于是,一个艰巨而又紧急的任务落在了谋士马良的肩上。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他才思敏捷,智谋过人,眉间藏着山川的灵秀,胸中怀有天下的经纬。他深知此次使命关乎蜀汉的存亡,不敢有丝毫懈怠。从彝陵出发,一路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沿途的崇山峻岭,如同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陡峭的山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茂密的森林中,野兽的嗥叫不时传来,令人胆战心惊。但马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将消息传递到西川。饿了,就啃一口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捧一掬山间的清泉。不知走了多少个日夜,他的衣衫早已褴褛,面容憔悴不堪,脚步也愈发沉重。
当马良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保康县境内的观音坪时,连日来的奔波劳累、风餐露宿,早已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饥饿、疲惫和疾病如潮水般袭来,无情地吞噬着他的生命。他望着远方,似乎看到了刘备殷切的目光,看到了蜀汉百姓期待的眼神,然而,他再也没有力气迈出一步。一代名臣,就这样倒在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芳草如茵的草坪上,化作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星辰。
当地的百姓听闻马良的事迹后,无不悲恸万分。他们被马良的忠诚与担当所感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将他厚葬于官帽山东麓。那座小小的坟墓,占地不过十平方米,却承载着人们对马良的无限哀思与敬仰。百姓们自发地来到墓前,献上一束束野花,烧上一炷炷香,祈祷他在另一个世界安息。为了纪念这位忠义之士,人们将观音坪改名为马良坪,这个名字,一叫就是千年,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依然在人们的口中代代相传。
在马良坪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群山巍峨,每一座山峰都承载着一个传奇故事,官帽山便是其中最具威严的存在。相传,蜀汉大将关羽曾途经此地。那一日,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关羽骑着赤兔马,身披青龙偃月刀,在山间疾驰。行至一处高地,他勒住缰绳,驻足远眺,只见群山连绵,气势磅礴,心中豪情顿生。他摘下头顶的官帽,放在一块巨石之上,稍作歇息。谁知,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天空突然风云变幻,一道金光闪过,官帽竟化作了一座巍峨的山峰。这座山峰形似官帽,顶端平整,两侧微微下垂,恰似官帽的帽檐。从此以后,人们便称这座山为官帽山。每当云雾缭绕之时,官帽山若隐若现,就像是一位戴着官帽的巨人,身披轻纱,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当地的老人们说,官帽山是关羽忠勇之气的化身,他的英魂在此庇佑着一方百姓,让这片土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云旗山的故事,则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赵子龙单枪匹马从马良镇经过时,被一座山峰的壮美所吸引。那座山峰高耸入云,山势险峻,宛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赵子龙生性豪爽,爱登高望远,他毫不犹豫地策马向山顶奔去。当他登上山顶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色让他惊叹不已:四周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心中豪情万丈,拔出腰间的佩剑,将一面绣着“赵”字的军旗插在山顶。刹那间,风云突变,只见天空中白云翻滚,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将整座山峰笼罩其中。云雾在军旗周围盘旋环绕,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象。从此,这座山便被人们称为云旗山。每当天气晴朗的清晨,站在山脚下望去,还能隐约看到云雾在山间飘动,仿佛赵子龙的军旗依然在山顶猎猎飘扬,诉说着当年的英雄气概。
在马良镇,还有一处地方,因一个神奇的传说而声名远扬,那就是旦江,原名断缰。相传,关云长骑着他的赤兔马途经此地时,正遇上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厮杀中,马的缰绳突然断裂。关云长心急如焚,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绳索来替代。就在他焦急万分之时,忽见一位老农正在田间耕地,牛儿拉着犁耙,在老农的吆喝声中缓缓前行。关云长灵机一动,下马向老农借来了驾驭牛用的套索,将其系在马缰上。临走时,关云长心怀感激,对老农说道:“此后耕地不用拴绳了。”神奇的是,从那以后,此地的牛儿仿佛通了人性一般,再也不需要用缰绳来驾驭。它们能听懂主人的吆喝声,主人让它们前进,它们便奋力前行;主人让它们转弯,它们便乖乖转向;主人让它们停下,它们便立刻止步。人们都说,这是关云长的神力所致,是他的一句话改变了此地耕牛的习性。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神奇的故事,便将此地改名为旦江,“旦”与“断”谐音,寓意着缰绳断裂的那段传奇经历,也见证了关云长的神奇与威严。
岁月悠悠,马良镇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曾经的战火硝烟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马良坟虽已在山体滑坡中被掩埋,但它永远埋藏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马良镇历史的见证。马良坪的故事,如同沮水的流水,生生不息,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它不仅是一个地名的由来,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忠诚、担当和善良的赞美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