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康县政务服务中心组建的“政务服务红色小分队”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事项一对一指导,推动4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基层落地生根。
作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关键举措,保康县行政审批局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组建专业化线下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教办队伍,成立“政务服务红色小分队”服务团队,创新上门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零距离”,为乡镇大厅提供“面对面、一对一”业务指导,为特殊群体提供暖心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构建“覆盖全面、响应及时、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上门服务体系。此次专项行动,服务团队整合了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行政审批局业务骨干力量,聚焦乡镇大厅切实能办和乡镇企业群众有办事需求的供需实际,重点围绕“开办餐饮店”“新生儿出生”“个人身后”“社会救助”4类国家和省级定标的主题事项,开展全流程实操培训。
在11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红色小分队”成员手把手指导窗口人员操作“开办餐饮店一件事”集成系统。“通过系统合并受理,原来53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手续,现在21个工作日就能办结,跑动次数从6次减至1次。”团队成员刘乾杙现场演示操作流程,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材料精简、环节压缩的对比数据。针对5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馆,更实现了1个工作日办结、零跑动办理的优化升级。
除了企业服务,民生事项的精细化培训也同样暖心。在11个乡镇,团队成员李浩铭、熊娇娇结合当地老龄化实际,对“社会救助一件事”流程进行细致培训,现场模拟临时救助补贴申请场景。“以前遇到复杂材料总怕出错,现在有了标准化实操经验,服务群众更有底气了。”乡镇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说,“光看文件学的是‘纸上招式’,一对一跟着实操学的是‘真把式’,理论和实践对照着学,手脑一起动,记得牢、用得上!”
保康县“政务服务红色小分队”此次对11个乡镇的巡回培训,覆盖窗口工作人员60余人次。通过现场答疑、案例复盘、模拟受理等方式,乡镇工作人员对4类主题事项的规范操作通过率达100%,并建立了业务办理沟通联络机制。与此同时,团队还在部分乡镇同步开展了上门帮办服务,延续了保康政务服务“零距离”暖心传统。
“我们要让‘高效办成一件事’在乡镇真正落地见效。”保康县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阮班寿表示,下一步保康县行政审批局将建立“每月回访+动态优化”工作机制,结合乡镇实际需求拓展服务事项,通过“线上指导+线下教办”模式,构建覆盖城乡的高效便捷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