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故乡
2025-03-18 17:19:37    作者:周兴睿    来源:保康融媒网

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近一些,再近一些,一座山城映入眼帘,那便是我的家乡——保康。

保康,寓意着保民安康,她是一颗从鄂西北冉冉升起的新星。坐落于群山之中,说她是山城一点也不为过,虽不似山城重庆那般繁华,但这座山城也在飞速发展着。随着呼北高速、保神高速、郑渝高铁的陆续开通,更多的人能更方便快捷地来到这座小城。

山清水秀,物产丰腴这类话已无需赘述。在《左传》中有所记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我们的先王熊绎正是在这里开创了楚文化。楚国故里,灵秀保康,一条清溪河横穿县城,见证着这座山城的秀美。每当夜幕降临,两岸的灯火和几座桥上的灯光便把清溪河装扮的更加美丽,桥上岸边霓虹闪烁,五光十色,河水也被映照的流光溢彩,一块红,一块绿,一块紫,一块黄,绚丽夺目,再加上天上星星闪烁,倒映水中,让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哪是星哪是灯。但这些不过是保康秀美的冰山一角,保康的美,亦蕴藏在饮食、旅游、文化之中。

美食各处都有,是独属于保康的,便是那几样特色了。首先要提到的必须是鲊胡椒了。此物听起来像是油炸的,其实非也,它属于一种腌制的食物,味道酸中有辣,辣中有香,与色泽鲜亮的山鸡蛋或者数片肥瘦相间、晶莹剔透的腊肉混合烹饪,这道菜上桌,能让你不知不觉间把碗中堆成山高的米饭吃个精光。其次就是保康的臭豇豆了,闻起来丑,吃起来香,这点好似臭豆腐,却又有其独特的风味,它可以掺着五花肉一起爆炒,也可以煮成一锅臭渣,虽然名字看起来就臭,但是只有当你真正品尝过后,才能知道这种臭味背后深藏着的香味。除了吃的,保康也有其独特的饮品。由于被群山包夹,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走进山林,去探寻大自然的馈赠,野生葛根便是隐藏在山林中的宝物,而保康的葛根粉制作技艺被列为襄阳市第八批市级非遗名录。先用冷水将大颗粒葛根粉化开,也可加点白糖,再用刚烧开的水将其冲开,当冒着热气的水注入这白如牛奶的葛根汁中,忽的杯中的白变成了透明,似水一般,却又不似水那样灵动,稠稠的,饮一口又似水般溜进嗓眼,却又在唇齿舌尖留下丝丝甘甜。葛根粉好喝的同时,也有着养生保健的功效,这样的饮品也成为了保康特色的一部分。

然而,作为一个保康人,我们会为九路寨山峦纵横而骄傲;也会为五道峡物华天宝而自豪。会登上一级级阶梯,去黄龙观领略道教文化;也会去往横冲,滑一次雪,看一次山顶的云雾缭绕,如若仙境。这些景区就像是保康的一张张名片,它们向外界介绍着保康——一座山城,一座诞生了各种奇险的、绝伦的美景的山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五道峡,传说汴和便是在此处寻得“和氏璧”玉璞以献楚王。景区内溪流蜿蜒,群山连绵起伏,两面青山夹峙,群峰奔涌。炎炎夏日,躲进溶洞里,远比吹空调更让人心旷神怡。溶洞里怪石星罗棋布,在霓虹下交相辉映,各种各样的钟乳石从各处凸起,神秘中又像是隐藏着什么规律,等待着人们的考察。步行登上五道峡,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步行时的疲惫不堪,在欣赏完五道峡的美景后都会烟消云散,人们会为这美景停步,也会为之叹服。

最后要谈谈保康的传统文化了,说起这,会让人想起店垭的“开套”,尧治河的“薅草锣鼓”,黄堡的“火炮”,还有“沮水巫音”、皮影戏等等。小时候我并不能理解这些,只觉得锣鼓喧天,很是吵闹,甚是无趣。长大以后再次听到这些,我才终于明白,这些原本刺耳的声音,其实是有他本身的旋律的,里面蕴藏的,是婚嫁时的祝福与喜庆,是丧葬时的哀悼与悲痛,是系着多少家庭的旋律。初听刺耳,再听时,已略懂人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一笔深厚的财富。现如今有很多的技艺都已经失传,还有一些正岌岌可危,我们需要重视起来,将这些文化财富好好地保存下来,让其传承、发展。

寥寥几笔,难以尽述。保康,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梦中我久伫山头,俯瞰着这座山城,他正蓬勃发展着,富有生机,富有朝气。惟愿吾辈青年,心中常怀家乡,传承家乡文化,发展这座孕育我们生命的山城,也祝我的家乡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一路发展,成为鄂西北的一颗明星。

Copyright©2019 保康融媒网 版权所有

主办:保康融媒体中心

备案号:鄂ICP备19014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2602000060号

本站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0-5818875